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English

当前位置: 泰新机械网 >> 连接片

食品外衣惧怕增塑剂超标【推荐】汽车改装

发布时间:2022-10-24 13:00:51

食品外衣惧怕增塑剂超标

食品业对塑料包装的需求与日俱增。但到目前为止,作为塑料加工中经常使用的DBP、DOP增塑剂,在食品包装中的最大允许含量,却没有限定标准。这使得一些塑料包装食品的安全性受到质疑。

PVC保鲜膜致癌的消息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反响,使用PVC包装的食用油也遭到安全质疑。如今,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,不仅在于食品本身,食品包装同样重要。在越来越多的食品采用塑料作为包装物的同时,塑料包装的使用安全问题再次受到关注。

增塑剂带来安全隐患塑料制品中添加的增塑剂曾引起极大恐慌。

2000年,上海同济大学基础医学院厉曙光教授在其科研报告中惊曝,用塑料桶装食用油,食用油中会溶进对人体有害的增塑剂。实验结果表明,当含有增塑剂的塑料制品在接触到食品中所含的油脂等成分时,增塑剂便会溶入这些成分中。塑料中增塑剂的含量越高,可能被溶出的增塑剂数量就越大,且增塑剂的慢害毒性具有致突变性和致癌性。

记者在查阅资料时获悉,用聚乙烯或尼龙等高分子材料做成的塑料制品是没有毒的,但是,为了使塑料制品具有更多的性能,如增强柔韧性,就需要添加各种增塑剂、稳定剂。而增塑剂是塑料制品中含有的一种邻苯二甲酸酯类的化学成分。加入这种化学成分,可增加塑料的可塑性和柔韧性,提高塑料制品的强度。增塑剂的急性毒性很低,人体摄入后几乎没有急性中毒的表现,如呕吐、发烧、腹泻等。但这并不意味着安全,相反,其慢性毒害对人类的危害相当大。国外的动物研究结果表明,增塑剂可导致动物存活率降低、体重减轻、肝肾功能下降、血中红细胞减少。

由于PVC的性能要求,邻苯二甲酸二丁酯(DBP)和邻苯二甲酸二辛酯(DOP)这两种增塑剂成为塑料工业中经常使用的酞酸酯类增塑剂。

“随着技术的发展,如今的塑料桶装食用油已不再使用当年的PVC作为包装材料,而是采用新型的PET(聚对本二甲酸乙二醇酯)以及PE(聚乙烯)材料。这些材料无需添加任何增塑剂,不会与液体发生反应,油品也不会发生降解。”福临门食用油有限公司天津生产厂品保部一位人士告诉记者。

增塑剂用途广泛在一些商场及超市,记者发现,进口食用油中没有使用PET和PE材料作为包装的,而是采用玻璃瓶。资料也显示,在许多发达国家,食用油均采用玻璃瓶作为包装材料。

记者就此采访了一家食用油生产企业的负责人。该负责人告诉记者,如果从食品安全性角度考虑,玻璃瓶是比较理想的包装材料。但是,玻璃瓶易破碎,并且材料成本、运输成本都比较高。同时,由于制作工艺的原因,玻璃瓶要达到5升容量很难,而食用油比较常见的包装是5升装。因此,由于多种因素,短期内玻璃瓶替代PET材料作为桶装食用油的包装还不太可能。

据介绍,该企业也曾尝试用铁罐包装,但由于成本过高,且铁罐易与食用油发生氧化反应,最后还是放弃了。

虽然,PET和PE材料已被广泛用于食品包装中,尤其是一些大型食用油及饮料生产企业的产品,已普遍使用此类包装。但是,随着塑料包装需求的不断加大,以及PET和PE材料相比PVC材料在价格上的弱势,使得一些中小食品企业仍在使用PVC材料对食品进行包装。

由于目前我国对食品中增塑剂的含量没有限定标准,使得一些企业在使用PVC材料对食品进行包装的过程中,添加各种增塑剂,以增加包装材料的柔韧性成为必然。

增塑剂限量标准缺位最令人担忧的是,目前增塑剂的污染几乎无处不在。“其使用范围之广,污染面积之大,影响人数之多,比农药、DDT等有过之而无不及。”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有关人士称,在无数次的试验中,空气、水和各类塑料产品以及人体的血液,甚至乳汁当中都发现含有增塑剂。增塑剂问题的提出,暴露我国食品包装安全标准的缺位。

据了解,世界各国均已对增塑剂进行限制,而遵循的重要原则是,限制塑料中增塑剂的使用量;限制向食品中迁移的最大允许量。

我国也制定了有关食品容器、包装材料用助剂的使用卫生标准(GB9685-94),对食品容器、包装材料用助剂的品种、使用范围和最大使用量均作了规定,其中DBP和DOP的最大允许使用量分别是35%和50%。但对于食品中的最大允许含量却没有限定标准。这带来一系列的问题。

一些含有增塑剂的国产塑料制品出口受阻,并导致含过时增塑剂的国外塑料产品大举进入我国。

食品中增塑剂含量标准的缺位,暴露行业监管的滞后。为使行业健康发展,我国食品行业应大力提倡减少塑料包装容器的使用,尤其应避免塑料制品同各种食品的直接接触,防止增塑剂对食品的污染。与此同时,我国还应加大科研投入,开展增塑剂毒性方面的干预防治措施研究,寻找更优质、更安全的替代产品。更重要的是,目前,科技进步可谓日新月异,新材料、新产品层出不穷,急功近利的企业行为可能导致其产品安全性能下降。这就需要有关部门严把质量关。可以说,解决我国增塑剂标准滞后问题迫在眉睫。

信息来源:消费日报

声明:

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,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,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。

王家园胡同二手房

西溪华府二手房

万润风景小区二手房

桂林路便宜的二手房

友情链接